Saturday, December 29, 2012

佛教名詞翻譯問題

在進入 comprehension by groups 之前, 還是先弄清楚一些名詞的意思比較好。否則讀起來總有些似懂非懂

怎樣的遍知叫作 full-understanding as the known? 《清淨道論》說, "色以惱壞為相; 受以所受為相", 以這樣的觀察各別事物的特性(自相)來瞭解宇宙世間叫作 full-understanding as the known. "色是無常, 受也是無常", 以這樣的觀察來瞭解宇宙世間的一切存在之共有性質(共相), 則是 full-understanding as investigation


這裡惱壞, 所受, 自相, 共相是《清淨道論》譯者葉均的譯法。英語翻成 being molested, being felt,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呂澂在《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八講提到天台宗智者大師的圓融三諦學說時, 有如下之說明:

此說認為,從相互联繫的觀點看來,一切法都可以說具有三軌(法,是軌持之意。“持”就外延言,即在一定範圍中的法体;“軌”就内涵言,即令人產生一种理解的意義),三軌是:真性(本质)、觀照(認識)、資成(對其他法特别是觀照發生作用)。三軌分别配合成空、假、中,他不是泛泛講空,而是從各法的别相上说。一切法都有其在認識上所執著的别相(即自性),如色以質碍為自性,色空就是空去這種自性;受以領纳為自性,受空就是空其領纳的自性。同時以假(資成)為契機,而認識法的本質(真性),這就是中。空假中三者并非次第關係,而是同時存在,互不妨碍,所以叫做“圆融三諦”。這種說法,比慧思講“一心三觀”當然要周密多了。   

圓融三諦是從一心三觀學說發展, 再融合當時中國各家學說, 做了一番抉擇去取功夫組織而成。然而, 不論一心三觀或圓融三諦, 都是中國的僧人從不完整的資料中對"三遍知"所作猜想的結果。此中惱壞, 所受,翻成質碍, 領納, 比葉均的翻譯好很多; 自相則翻成別相(即自性)。共相在這段文字沒有提到, 但似乎還是翻成共相


漢譯佛經的專有名詞是造成中國佛學"博大精深"的主要原因。每個人依自己的猜想自創一套學說, 或根據專有名詞的錯誤理解作想當然耳的創見, 治絲益棼。所以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會說, 誰聽得絕想崖前無陰樹下杜宇一聲春曉 




Friday, December 28, 2012

什麼是道, 什麼不是道? 與"三遍知"的關係


人在年輕時, 涉世未深, 卻往往知道什麼是對, 什麼是錯。但是因為年輕, 對自己沒有把握, 受到環境因素影響, 困頓消磨, 便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甚而走到錯誤的道上

修習慧學, 到了第三階段, 就是要藉著所學所見來確認什麼是道什麼不是道確認什麼是道什麼不是道之後, 就沒有理由再往錯的方向走

如何確認什麼是道什麼不是道? 首先必須修習 comprehension by groups. 而 comprehension by groups 是修習內觀的實際開始(之前的見清淨及度疑清淨只不過是準備階段)。除此之外, 在確認什麼是道什麼不是道的過程中, full-understanding as investigation(三遍知中的審察遍知)便會產生

所謂三遍知, 是世俗的, 非出世間的, 三種遍知(full-understanding)。第一種遍知是 full-understanding as the known(知遍知), 第二種即是確認什麼是道什麼不是道的過程中會產生的 full-understanding as investigation, 第三種是 full-understanding as abandoning(斷遍知)。唐朝的玄奘法師可以說達到知遍知的階段, 但由於他把自己的心力都用在翻譯經典上, 所以難說是完成了審察遍知。號稱東土釋迦的智者大師臨終時, 弟子問他證入何種果位? 回答說:「我不領眾, 必淨六根; 損己利人, 但登五品。」也就是說甚至連初果(須陀洹)斷見惑都沒有達到。而達到第一種遍知的叫小須陀洹(lesser stream-enterer). 智者大師大概就在這個階段